藥浴,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。


據記載自周朝開始,就流行香湯浴。所謂香湯,就是用中藥佩蘭煎的藥水。其氣味芬芳馥郁,有解暑祛濕、醒神爽腦的功效。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《雲中君》裡記述:“浴蘭湯兮沐芳華。”從清代開始,藥浴就作為一種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受到歷代中醫的推崇。近年來,經過科學改良的健身藥浴,已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,在許多大城市開始“火”起來。


從中醫角度看,秋天氣候多變,早、午、晚及室內外的溫差較大。人體的肺臟因直接與外界相通,易不斷受到或暖或寒的刺激。中醫認為,“肺為嬌臟”、“肺主皮毛”,最容易受自然界氣候變化的影響,進而發病。用現代的通俗語言解釋,就是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刺激,使抵抗力減弱,給各種細菌、病毒提供了可乘之機。這也就是為什麼一進入秋天,患傷風感冒、扁桃體炎、氣管炎、肺炎的人較多,支氣管炎、哮喘等慢性病容易復發的原因。


初秋之時,宜洗藥浴。藥浴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讓人體及早適應溫度變化的刺激,進一步提高耐受能力,而且還可驅除體內殘留的暑氣,緩解因酷暑帶來的緊張、焦慮情緒。如果能根據體質及患病狀況,靈活配伍出適合每一個人的藥浴處方,那就既能治病,又可健身。


所以,又有人說藥浴是通過藥物、水、溫度的結合,達到藥療、熱敷和水療的三重效果。而加入的藥物所散發出的芳香氣味與沐浴時的暢快心情,除了讓身心能得到放鬆,更可對某些關節、肌肉損傷的複原有正面幫助。所加入的藥物,可經皮膚、毛孔滲透到體內,再隨氣血運行到全身各處,達到治病、健身的效果。


現在常用的保健藥浴有溫泉硫磺浴、香茅草浴、艾葉浴、當歸浴、川芎浴、紅花浴、薄荷浴、藿香浴、紫蘇浴等許多種類。一般地講,健康人群只要選擇1~2種功效不同的藥物入浴即可。如硫磺浴可止癢殺蟲,香茅草浴則適合各種體質人群,艾葉浴可祛風濕,當歸浴可活血通經,川芎浴辛香走串止頭痛,紅花浴可祛淤血,薄荷浴可除疲勞,藿香浴可驅內濕,紫蘇浴可治感冒等等。


家庭藥浴的製法也很簡單。可購買適量藥物,以常規煎藥法濾出藥汁後兌入浴缸,注入適量溫水稀釋即可洗浴。



資料來源: 【Sohu】 ,摘錄與大家分享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eenMacPur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